火车的原理
发布时间:2016-01-13 08:47 来源:admin 阅读:
内燃机车传动装置有三种:
1.电传动
直流电传动、交直流电传动和交直交(简称交流)电传动。东风、东风2和东风3型机车,为直流电传动机车;东风4型以后研制的电传动内燃机车,均为交直流电传动机车。
1999年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交流传动机车。
比较成功的有大连厂的东风4DJ型和戚墅堰厂的东风8CJ型。
国产电传动机车都命名为东风*型进口的则是ND*型。
电传动机车在国内最知名的是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制造的东风11G型和东风8B型。
2.液力传动
一般(机械换向)液力传动和液力换向的液力传动;另有一种为液力一机械传动。北京型和东方红系列机车均为液力传动机车;多数GK系列工矿机车为液力换向机车。
国产的液力传动一般是东方红*型和北京*型还有工矿机车GK系列进口的则是NY*型。
液力传动机车在国内最知名的就属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ND5型了。
3、机械传动
这个国内应该很少见;只在小功率的地方铁路和工矿机车上少有运用。
我国干线内燃机车以电传动东风型为主。
液力传动的现在比较少了不过以前的首长专列都是用联邦德国汉寿尔工厂NY6、NY7牵引的电传动内燃机车,只有一台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制造的东风11Z型用来牵引专列。
内燃机车传动装置的作用:
每循环供油量一定时,柴油机的扭矩随转速的变化不大;柴油机的功率与转速近似正比变化,只有在标定转速下才可能达到标定功率。为了使柴油机的功率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实现机车牵引特性的要求,内燃机车必须设传动装置,作为柴油机曲轴和机车动轴的中间环节,将柴油机的扭矩、功率——转速特性转换为内燃机车的牵引特性:即机车起动和低速牵引时有较大的牵引力;列车起动后,当机车主控制器手柄处于给定位置,柴油机转速、功率一定,列车运行阻力小于机车牵引力时(加速力为正值),机车速度沿牵引特性曲线提高(牵引力随之减小);当列车阻力大于机车牵引力时(加速力为负值),机车速度沿牵引特性曲线下降(牵引力随之增大);同时,通过传动装置实现机车换向、动力制动等工况转换功能,满足列车牵引的要求。